监护人顺序的法律规定
监护人顺序是指在未成年人无法独立生活和行动的情况下,由法律规定的人来行使监护职责。那么,根据中国法律,监护人顺序是怎样规定的呢?

首先,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如果父母双方都无法履行监护职责,监护人顺序依次为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弟姐妹、其他近亲属或者指定的监护人。
但是,如果监护人顺序中的人员都无法履行监护职责,应当由民政部门或者其指定的机构担任监护人。
需要注意的是,监护人应当依法履行监护职责,保障未成年人的生活、教育、健康和安全等权益,不得侵犯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规定,监护人顺序的设定旨在保障未成年人的权益和利益,确保未成年人得到必要的生活和教育照顾。同时,监护人应当依法履行监护职责,保障未成年人的生活、教育、健康和安全等权益,不得侵犯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