雇佣杀人构成故意杀人
在法律领域中,犯罪形态和罪名的认定是复杂且重要的内容。雇佣杀人这一行为在司法实践中备受关注,其涉及到的犯罪构成形态对于定罪量刑有着关键影响。下面我们就来详细探讨雇佣杀人构成故意杀人罪的何种犯。
一、雇佣杀人构成故意杀人
雇佣杀人在刑法理论中,雇佣者通常构成故意杀人罪的教唆犯。教唆犯是指以劝说、利诱、授意、怂恿、收买、威胁等方法,将自己的犯罪意图灌输给本来无犯罪意图的人,致使其按教唆人的意图实施犯罪。在雇佣杀人案件中,雇佣者通过支付金钱等利益的方式,促使被雇佣者产生杀人的故意并实施杀人行为。
从构成要件来看,雇佣者主观上具有故意剥夺他人生命的故意,其目的就是希望通过被雇佣者的行为达到杀害特定人的结果。客观上,雇佣者实施了雇佣行为,这种行为与最终的杀人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即使雇佣者没有亲自实施杀人的实行行为,但因其教唆行为引发了他人的犯罪行为,依然要对故意杀人的结果承担刑事责任。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在雇佣杀人案件中,雇佣者往往在整个犯罪过程中起到了发起、组织和推动的作用,通常会被认定为主犯。主犯是指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对于主犯,应当按照其所参与的或者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所以,雇佣杀人的雇佣者一般会被以故意杀人罪的主犯来定罪量刑。
例如,甲为了报复乙,雇佣丙去杀害乙。甲通过给丙支付高额报酬,劝说丙去实施杀人行为。丙在甲的教唆下,实施了杀害乙的行为。在这个案例中,甲就是故意杀人罪的教唆犯,同时因其在整个犯罪中起到主要作用,会被认定为主犯。
二、雇佣杀人与被雇佣者的刑事责任如何划分
雇佣杀人案件中,雇佣者和被雇佣者都要对故意杀人的行为承担刑事责任,但二者的刑事责任划分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
如前面所述,雇佣者通常构成教唆犯和主犯。雇佣者发起犯罪意图,通过利益诱惑等方式促使他人实施犯罪,在犯罪的策划和推动方面起到关键作用。其主观恶性较大,一般要对整个犯罪行为承担较重的刑事责任。
被雇佣者实施了具体的杀人实行行为,是直接导致被害人死亡结果的行为人。被雇佣者在接受雇佣后,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剥夺他人生命,仍然积极实施杀人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的实行犯。实行犯是指直接实施犯罪构成客观方面行为的人。
在刑事责任的划分上,如果被雇佣者是完全自愿地接受雇佣并积极实施杀人行为,且在犯罪过程中表现出较高的主动性和自主性,那么被雇佣者也可能被认定为主犯。例如,被雇佣者在实施杀人行为时,采用了极其残忍的手段,或者在犯罪过程中自行决定一些关键环节,这种情况下,被雇佣者与雇佣者可能都被认定为主犯,承担相近的刑事责任。
如果被雇佣者是在受到一定胁迫或者处于相对被动的情况下实施犯罪,且在犯罪过程中没有起到主要的策划和组织作用,那么被雇佣者可能被认定为从犯。从犯是指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犯罪分子。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比如,甲雇佣乙杀人,乙一开始并不愿意,但甲以乙家人的安全相威胁,乙无奈之下实施了杀人行为。在这种情况下,乙可能会被认定为从犯,其刑事责任相对雇佣者甲会较轻。
三、雇佣杀人未遂如何定罪量刑
雇佣杀人未遂是指雇佣者雇佣他人实施杀人行为,但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情况。对于雇佣杀人未遂的定罪,依然要以故意杀人罪来认定。
在犯罪构成上,雇佣者和被雇佣者主观上都具有故意杀人的故意,并且实施了相应的行为。虽然最终没有造成被害人死亡的结果,但他们的行为已经符合故意杀人罪的构成要件。只是由于一些客观因素,如被害人的反抗、他人的阻止、意外情况的发生等,导致杀人行为未能达到既遂状态。
关于量刑,我国刑法规定,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在雇佣杀人未遂案件中,法院会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来确定具体的量刑。这些因素包括雇佣者的主观恶性、犯罪手段的恶劣程度、未遂的原因、是否造成了其他损害后果等。
如果雇佣者的主观恶性极大,采用了极其残忍的手段雇佣他人杀人,即使未遂,也可能不会从轻或者减轻太多处罚。例如,甲雇佣乙用极其残忍的方式杀害丙,虽然乙在实施过程中因丙的激烈反抗而未能得逞,但甲的行为依然反映出其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法院在量刑时可能会相对较重。
相反,如果是因为一些意外的、不可预见的原因导致杀人未遂,且雇佣者的主观恶性相对较小,那么可能会给予较大幅度的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比如,甲雇佣乙杀人,乙在前往杀人现场的途中遭遇交通事故,导致无法按时实施杀人行为,这种情况下,法院可能会对雇佣者和被雇佣者从轻处罚。
雇佣杀人未遂的定罪量刑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进行判断,以确保刑罚的公正和合理。
综上所述,雇佣杀人中雇佣者通常构成故意杀人罪的教唆犯和主犯,雇佣杀人与被雇佣者的刑事责任划分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雇佣杀人未遂依然以故意杀人罪定罪并可从轻或减轻处罚。相关问题还包括雇佣杀人中被雇佣者中途反悔未实施杀人行为该如何处理、雇佣杀人造成被害人重伤而非死亡又怎样定罪量刑等。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法律咨询具有特殊性,如有疑问建议本站在线咨询律师,获取更专业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