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人巴掌算故意伤害么吗
在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之间难免会发生一些冲突,打人巴掌这种情况也并不少见。很多人会疑惑,打人巴掌是否算故意伤害呢?这其中涉及到诸多法律层面的判定因素,下面将为大家详细解答。
一、打人巴掌算故意伤害么吗
打人巴掌是否算故意伤害,需要从多个方面来判断。从法律定义来看,故意伤害是指故意非法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单纯的打人巴掌,如果没有造成他人身体上的实质性伤害,比如没有导致皮肤破损、淤青、疼痛等明显的身体损伤,一般情况下可能不会被认定为故意伤害罪。
这并不意味着打人巴掌就完全不违法。即使没有造成明显的身体伤害,打人巴掌这种行为也可能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根据该法第四十三条规定,殴打他人的,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所以,即便只是打了一巴掌,只要实施了殴打他人的行为,公安机关可以根据具体情节对行为人进行治安处罚。
如果打人巴掌造成了他人身体上的伤害,达到轻伤及以上的程度,那就可能构成故意伤害罪。比如,一巴掌导致对方耳膜穿孔,经鉴定为轻伤,那么行为人就可能面临刑事处罚。根据《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判断是否构成故意伤害,还需要考虑行为人的主观故意。如果是在双方发生争执、情绪激动的情况下,一时冲动打了对方一巴掌,且没有进一步的伤害行为,和那种蓄意、恶意地通过打巴掌来伤害他人的主观故意是不同的。在司法实践中,法官会综合各种因素来判定行为的性质和责任。
二、打人巴掌造成轻微伤怎么处理
当打人巴掌造成轻微伤时,通常会按照治安案件来处理。轻微伤是指各种致伤因素所致的原发性损伤,造成组织器官结构轻微损害或者轻微功能障碍。
受害人可以要求行为人承担民事赔偿责任。赔偿的范围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等。医疗费根据医疗机构出具的医药费、住院费等收款凭证,结合病历和诊断证明等相关证据确定。误工费根据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
在治安处罚方面,公安机关会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对行为人进行处罚。一般来说,会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如果存在结伙殴打、伤害他人,殴打、伤害残疾人、孕妇、不满十四周岁的人或者六十周岁以上的人,多次殴打、伤害他人或者一次殴打、伤害多人等情形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
在处理这类案件时,公安机关通常会先进行调解。如果双方能够达成调解协议,比如行为人向受害人赔礼道歉并赔偿损失,受害人表示谅解,那么公安机关可以不予处罚。但如果调解不成,公安机关会依法对行为人进行处罚,受害人也可以就民事赔偿问题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三、被人打巴掌可以要求哪些赔偿
被人打巴掌后,受害人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要求相应的赔偿。如果造成了身体伤害,首先可以要求赔偿医疗费。这包括因治疗受伤部位而产生的挂号费、检查费、治疗费、药费等。受害人需要保留好医疗机构出具的相关票据作为索赔的依据。
误工费也是可以要求赔偿的项目之一。如果因为被打巴掌导致受害人无法正常工作,从而产生了收入损失,那么受害人可以要求行为人赔偿误工费。误工费的计算需要根据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来确定。误工时间根据受害人接受治疗的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确定。受害人有固定收入的,误工费按照实际减少的收入计算;受害人无固定收入的,按照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计算;受害人不能举证证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状况的,可以参照受诉法院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行业上一年度职工的平均工资计算。
如果被打巴掌导致受害人精神上受到了损害,比如出现了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受害人还可以要求精神损害赔偿。不过,精神损害赔偿的认定相对较为严格,需要有相关的证据证明精神损害的存在和程度。一般来说,需要有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或者医疗机构出具的诊断证明。
受害人因就医治疗支出的必要的交通费、住宿费等也可以要求行为人赔偿。交通费应当以正式票据为凭,有关凭据应当与就医地点、时间、人数、次数相符合。住宿费则根据实际发生的合理费用进行赔偿。
总结来说,打人巴掌是否构成故意伤害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判断,造成轻微伤有相应的治安处理方式,被打巴掌的受害人也可以依法要求合理的赔偿。相关问题有:打人巴掌被治安处罚后还需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吗?被打巴掌后多久去做伤情鉴定有效?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法律咨询具有特殊性,如有疑问建议本站在线咨询律师,获取更专业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