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故意伤害罪被谁逮捕
在法律体系中,犯罪行为会受到相应的法律制裁。故意伤害罪是较为常见的犯罪类型,很多人对于犯故意伤害罪后由谁来执行逮捕存在疑问。了解这一问题,有助于我们更清晰地认识司法程序和法律的执行机制。接下来,我们将详细探讨这一问题。
一、犯故意伤害罪被谁逮捕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犯故意伤害罪的犯罪嫌疑人由公安机关执行逮捕。但逮捕的批准或决定机关并非公安机关,而是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
当公安机关在侦查故意伤害案件过程中,认为需要逮捕犯罪嫌疑人时,会制作提请批准逮捕书,连同案卷材料、证据,一并移送同级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人民检察院会根据公安机关提供的材料进行审查,判断是否符合逮捕条件。如果符合,就会作出批准逮捕的决定,公安机关则根据人民检察院的批准决定执行逮捕。
在某些情况下,人民法院也有权决定逮捕。例如,在故意伤害案件的审判阶段,如果人民法院认为被告人符合逮捕条件,就可以作出逮捕决定,然后由公安机关执行。
逮捕是一种严厉的强制措施,其目的是防止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保证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公安机关在执行逮捕时,必须出示逮捕证。逮捕后,除有碍侦查或者无法通知的情形以外,应当把逮捕的原因和羁押的处所,在二十四小时以内通知被逮捕人的家属或者他的所在单位。
二、故意伤害罪逮捕的条件是什么
对故意伤害罪犯罪嫌疑人进行逮捕,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这要求有证据证明发生了故意伤害犯罪事实,并且该犯罪事实是犯罪嫌疑人实施的,同时证明犯罪嫌疑人实施犯罪行为的证据已有查证属实的。
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根据犯罪嫌疑人的犯罪情节、手段、后果等,结合法律规定,判断其可能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的刑罚。这是对犯罪严重程度的一种考量。
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方法,尚不足以防止发生社会危险性,而有逮捕必要。社会危险性包括可能实施新的犯罪、有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或者社会秩序的现实危险、可能毁灭、伪造证据,干扰证人作证或者串供、可能对被害人、举报人、控告人实施打击报复、企图自杀或者逃跑等情形。
只有同时满足以上三个条件,才会对故意伤害罪犯罪嫌疑人进行逮捕。司法机关在判断是否满足这些条件时,会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确保逮捕措施的正确适用。
三、故意伤害罪逮捕后的程序是怎样的
犯罪嫌疑人被逮捕后,接下来会进入一系列的司法程序。公安机关会在逮捕后的二十四小时以内进行讯问。如果发现不应当逮捕的,会立即释放被逮捕人,并发放释放证明。
案件会继续侦查。公安机关会进一步收集、固定证据,查明案件的全部事实。侦查终结后,公安机关会将案件移送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人民检察院会对案件进行全面审查,包括犯罪事实是否清楚、证据是否确实充分、犯罪性质和罪名的认定是否正确等。
如果人民检察院认为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已经查清,证据确实、充分,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会作出起诉决定,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人民法院会对案件进行审理,根据事实和法律作出判决。
在整个过程中,犯罪嫌疑人有权委托辩护人,为自己进行辩护。辩护人可以为犯罪嫌疑人提供法律帮助、收集证据、进行辩护等,维护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
总结来说,本文详细介绍了犯故意伤害罪由公安机关执行逮捕,批准或决定机关为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阐述了故意伤害罪逮捕的条件,包括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以及有逮捕必要;还说明了逮捕后的司法程序,包括讯问、侦查、审查起诉和审判等。相关问题如故意伤害罪逮捕后可以取保候审吗、逮捕后多久会判刑等。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法律咨询具有特殊性,如有疑问建议本站在线咨询律师,获取更专业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