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完婚之后还能要夫妻共同财产么
在婚姻关系结束后,财产的分割往往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很多人会疑惑,离完婚之后是否还能要夫妻共同财产呢?接下来我们就来详细探讨这个问题。
一、离完婚之后还能要夫妻共同财产么
离完婚之后在一定情形下是可以要夫妻共同财产的。如果是离婚时夫妻共同财产未进行分割,那么在离婚后任何一方都有权请求分割。比如在离婚过程中,双方因为某些原因遗漏了一套房产或者一笔存款未进行处理,之后发现了,就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分割该部分财产。
若一方在离婚时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夫妻共同财产,或伪造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另一方发现后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这种情况下,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从当事人发现之日起计算。例如,一方在离婚前偷偷将夫妻共有的车辆过户到自己亲属名下,离婚后另一方发现了这一情况,就可以在规定时间内起诉要求重新分割该车辆。
如果是协议离婚后,一方对财产分割协议反悔,请求变更或者撤销财产分割协议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不过,人民法院审理后,未发现订立财产分割协议时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的,应当依法驳回当事人的诉讼请求。比如一方在签订离婚协议时受到另一方的威胁,被迫同意了不合理的财产分割方案,离婚后就可以向法院请求变更该协议。
二、离婚后要求分割夫妻共同财产的条件有哪些
离婚后要求分割夫妻共同财产,需要满足相应条件。若因离婚时未分割而要求分割,关键在于该财产确实属于夫妻共同财产且在离婚时未作处理。要证明这一点,需要提供相关的财产证据,比如房产的产权证书、银行存款的账户信息等。
对于一方存在隐藏、转移等侵害夫妻共同财产行为的情况,另一方要证明对方存在这些行为。这可能需要收集相关的证据,如银行转账记录、车辆过户手续等。而且要在发现对方侵害行为的三年内提起诉讼,否则可能会因为超过诉讼时效而丧失胜诉权。
协议离婚后反悔要求变更或撤销财产分割协议的,要证明在订立协议时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这往往需要提供当时的聊天记录、证人证言等证据来支持自己的主张。如果无法证明存在这些情形,法院一般不会支持变更或撤销协议的请求。不同地区的法院在审理此类案件时,对于证据的要求和认定标准可能会有所差异,当事人需要充分了解当地的司法实践情况。
三、离婚后要求分割夫妻共同财产的流程是怎样的
如果要在离婚后要求分割夫妻共同财产,首先要准备好相关的材料。包括身份证明、离婚证、财产证明等。对于要分割的财产,要提供详细的信息,如房产的地址、面积,车辆的品牌、型号等。同时,要书写起诉状,在起诉状中明确自己的诉讼请求,比如要求分割哪部分财产以及如何分割等内容。
然后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起诉讼。一般是向被告住所地的法院起诉,如果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向经常居住地法院起诉。法院在收到起诉状后,会进行审查,符合立案条件的,会予以立案。立案后,法院会安排开庭时间,并向双方送达传票。
在庭审过程中,双方要进行举证、质证。原告要提供证据证明自己的主张,被告可以进行反驳并提供相应证据。比如在分割房产案件中,原告要证明该房产是夫妻共同财产,被告可能会提出该房产是自己的婚前财产等观点并提供证据。法院会根据双方提供的证据和庭审情况进行判决。如果一方对判决不服,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向上一级法院提起上诉。整个流程可能会比较复杂和漫长,当事人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和准备。
综上所述,离完婚之后在符合特定情形下是可以要夫妻共同财产的。无论是何种情形,都需要遵循相应的法律规定和程序。在离婚后涉及财产分割问题时,可能会面临各种复杂的情况。比如如何收集有效的证据、如何确定诉讼请求等。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法律咨询具有特殊性,如有疑问建议本站在线咨询律师,获取更专业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