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杀人有谅解书什么罪
故意杀人是一种极其严重的犯罪行为,谅解书在其中会对量刑产生一定影响,但很多人对有谅解书后该行为具体构成什么罪存在疑惑。接下来将详细解答相关问题。
一、故意杀人有谅解书什么罪
即便有谅解书,故意杀人行为依然构成故意杀人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故意杀人罪侵犯的是他人的生命权,这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当行为人主观上具有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故意,并且实施了相应的杀人行为,无论事后是否获得被害人或其家属的谅解,都不影响故意杀人罪的认定。
谅解书通常是在犯罪行为发生后,被害人或其家属基于各种原因,如加害人的真诚悔悟、积极赔偿等,而对加害人表示谅解并出具的书面文件。虽然谅解书不能改变犯罪行为的性质,但在司法实践中,它是一个重要的酌定量刑情节。法院在量刑时会综合考虑犯罪的事实、性质、情节和对于社会的危害程度等因素。如果存在谅解书,一般会认为犯罪行为对社会关系的破坏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修复,加害人的人身危险性有所降低,从而可能会对加害人从轻处罚。
例如,在一些案件中,加害人可能因为一时冲动实施了杀人行为,但事后积极采取补救措施,向被害人及其家属赔礼道歉、给予经济赔偿,获得了谅解书。这种情况下,法院可能会在法定刑幅度内适当降低刑罚,但依然会以故意杀人罪对其定罪量刑。
二、故意杀人有谅解书会判缓刑吗
故意杀人有谅解书不一定会判缓刑。缓刑是指对被判处一定刑罚的罪犯,在一定期限内附条件地不执行所判刑罚的制度。根据《刑法》规定,适用缓刑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即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等条件。
故意杀人罪的法定刑起点较高,一般情况下量刑都在十年以上有期徒刑,这与缓刑适用的条件中“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差距较大。即便有谅解书可以从轻处罚,但要将刑罚降低到三年以下有期徒刑,还需要结合具体的案件情节。比如,如果案件本身存在一些可以认定为情节较轻的情形,如义愤杀人、防卫过当杀人等,同时又有谅解书,那么在符合缓刑其他条件的情况下,存在适用缓刑的可能性。
如果故意杀人的手段极其残忍、后果特别严重,即使有谅解书,法院也很难认为其符合缓刑的条件。因为缓刑的适用不仅仅取决于被害人的谅解,更要考虑到犯罪行为的社会危害性以及对社会公众的警示作用。所以,故意杀人有谅解书是否能判缓刑,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进行判断。
三、故意杀人谅解书能少判几年
关于故意杀人谅解书能少判几年,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因为法院在量刑时是一个综合考量的过程,谅解书只是其中一个酌定量刑情节。少判的幅度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犯罪的情节轻重是关键因素之一。如果故意杀人行为本身情节较轻,如因家庭矛盾、邻里纠纷等民间矛盾激化引发的杀人案件,且加害人在案发后积极采取措施防止危害结果扩大,获得谅解书后,少判的幅度可能相对较大。可能原本量刑在三年到十年有期徒刑的区间内,在有谅解书的情况下,有可能会在法定刑幅度内进一步从轻,比如原本可能判七年,最终判五年等。
加害人的悔罪表现也会影响少判的幅度。如果加害人不仅获得了谅解书,还在整个司法过程中表现出真诚的悔悟,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积极配合司法机关的工作,那么法院可能会认为其人身危险性较低,从而在量刑时给予更大幅度的从轻。相反,如果加害人虽然有谅解书,但悔罪态度不明显,那么少判的幅度可能就会较小。
社会舆论和社会影响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量刑。对于一些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故意杀人案件,法院在量刑时会更加谨慎,即便有谅解书,少判的幅度也可能会相对保守,以维护法律的公正和社会的公平正义。故意杀人谅解书能少判几年需要根据具体案件情况由法院进行综合判断。
综上所述,故意杀人即便有谅解书依然构成故意杀人罪,谅解书主要影响量刑。而是否能判缓刑以及能少判几年都要结合具体案件的各种因素来确定。相关问题如故意杀人罪中情节较轻如何认定、谅解书的效力如何确定等可能还会让大家感到困惑。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法律咨询具有特殊性,如有疑问建议本站在线咨询律师,获取更专业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