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故意杀人罪有什么后果
故意杀人是一种极其严重的犯罪行为,对受害者及其家庭带来巨大伤害,也会对社会秩序和公序良俗造成严重冲击。了解犯故意杀人罪的后果,不仅能让我们认识到法律的威严,也有助于增强法律意识。下面将详细探讨犯故意杀人罪会带来哪些后果。
一、犯故意杀人罪有什么后果
犯故意杀人罪的后果主要体现在刑事处罚方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从司法实践来看,如果犯罪手段极其残忍、动机恶劣、造成多人死亡等严重后果,犯罪人很可能会被判处死刑。例如一些为了报复社会而在公共场所随机杀人的案件,犯罪人的行为严重危害了公共安全和社会秩序,往往会受到最严厉的刑罚制裁。
当犯罪情节相对较轻时,比如义愤杀人、因受被害人长期迫害而杀人等,可能会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比如长期遭受家庭暴力的受害者,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杀害施暴者,这类案件在司法审判中会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给予相对较轻的处罚。
除了刑事处罚,犯罪人还需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受害者家属有权要求犯罪人赔偿因犯罪行为导致的经济损失,包括丧葬费、死亡赔偿金、被扶养人生活费等。这也是对受害者家属的一种经济补偿和慰藉。
二、故意杀人罪影响子女吗
故意杀人罪对子女会产生多方面的影响。在社会层面,子女可能会面临周围人的异样眼光和舆论压力。周围人得知其父母犯有故意杀人罪后,可能会对子女产生偏见,这会影响子女的社交生活和心理健康。
在职业选择方面,子女的发展也可能受到限制。一些需要进行严格政审的职业,如公务员、军人、警察等,子女可能无法通过政审。因为这些职业对从业者的家庭背景有较高要求,父母有故意杀人罪的犯罪记录,会被认为可能存在一定的风险因素。
在教育方面,虽然学校不会因为父母的犯罪行为而拒绝子女入学,但在一些评优评先等活动中,子女可能会因为家庭背景受到影响。而且,家庭环境的重大变化可能会对子女的学习产生负面影响,导致他们学习成绩下降、心理负担加重等。
从心理层面看,子女可能会因为父母的犯罪行为而产生自卑、自责等负面情绪,影响他们的性格发展和人格塑造。他们可能会陷入自我怀疑和痛苦之中,难以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和正确的价值观。
三、故意杀人罪有追诉时效吗
故意杀人罪是有追诉时效的。追诉时效是指按照刑法的规定追究犯罪分子刑事责任的有效期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八十七条规定,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对于故意杀人罪,其法定最高刑为死刑,一般情况下追诉时效为二十年。但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例如一些情节极其恶劣、社会影响极大的故意杀人案件,即使过了二十年,经过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仍然可以对犯罪人进行追诉。
在司法实践中,追诉时效的计算从犯罪之日起计算;犯罪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在追诉期限以内又犯罪的,前罪追诉的期限从犯后罪之日起计算。如果在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立案侦查或者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后,逃避侦查或者审判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被害人在追诉期限内提出控告,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应当立案而不予立案的,也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综上所述,犯故意杀人罪会面临严厉的刑事处罚和民事赔偿责任,还会对子女产生诸多影响,同时该罪也有追诉时效的相关规定。大家应该遵守法律法规,尊重他人生命。如果对故意杀人罪的相关法律问题还有疑问,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法律咨询具有特殊性,如有疑问建议本站在线咨询律师,获取更专业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