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财产约定书能否撤销
在婚姻生活中,夫妻财产约定书是夫妻双方对财产分配等问题达成的一种协议。但很多人会有疑问,签订后的夫妻财产约定书是否能够撤销呢?下面将为大家详细解答这个问题以及相关的一些知识。
一、夫妻财产约定书能否撤销
夫妻财产约定书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撤销的。夫妻财产约定书本质上是一种合同,根据《民法典》等相关法律规定,若存在重大误解、显失公平、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
比如,一方在签订财产约定书时受到另一方的威胁,被迫签字,这种情况下受胁迫方可以在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撤销权。如果是基于重大误解订立的约定书,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九十日内可以行使撤销权。但是如果当事人自民事法律行为发生之日起五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撤销权消灭。
不过,如果夫妻财产约定书不存在上述可撤销的法定情形,并且是双方真实意思表示,内容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那么该约定书是具有法律效力的,一般不能随意撤销。因为夫妻双方作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应当对自己的签字行为负责,对约定书的内容有充分的认知和理解。
二、夫妻财产约定书撤销的程序是怎样的
若要撤销夫妻财产约定书,通常需要通过法律途径。主张撤销的一方需要收集相关的证据来证明存在可撤销的法定情形。例如,如果是受欺诈签订的约定书,需要收集能够证明欺诈行为存在的证据,像聊天记录、证人证言等。
之后,撤销权人应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提出撤销申请。在申请时,要提交书面的申请书,说明撤销的理由和依据,并附上相关的证据材料。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会对案件进行审理,根据双方提供的证据和陈述来判断是否符合撤销的条件。
在审理过程中,双方都有权利进行举证和辩论。如果法院或者仲裁机构认定存在可撤销的情形,会依法作出撤销夫妻财产约定书的判决或者裁决。一旦判决或者裁决生效,夫妻财产约定书就失去了法律效力,夫妻双方的财产关系将按照法律的规定重新进行处理。
三、夫妻财产约定书撤销后财产如何处理
当夫妻财产约定书被撤销后,夫妻财产的处理将回到约定书签订前的状态或者按照法律规定进行重新分配。如果约定书签订前夫妻双方对财产有其他的约定,那么按照之前的约定处理。如果没有其他约定,则按照法定夫妻财产制来处理。
在法定夫妻财产制下,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一般归夫妻共同所有。例如,工资、奖金、劳务报酬,生产、经营、投资的收益等都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双方享有平等的处理权。对于一方的婚前财产,仍然归该方所有。
在重新分配财产时,法院会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进行判决。如果一方在婚姻中有过错行为,比如重婚、与他人同居、实施家庭暴力等,在财产分配时可能会少分。同时,对于夫妻共同债务,也需要由双方共同承担。
总结来说,夫妻财产约定书在特定法定情形下可以撤销,撤销需要遵循一定的程序,并且撤销后财产将按照相应的规则进行处理。大家可能还会关心夫妻财产约定书的具体内容应该如何撰写、签订夫妻财产约定书需要注意哪些事项等问题。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法律咨询具有特殊性,如有疑问建议本站在线咨询律师,获取更专业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