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赠与的房产属夫妻共同财产吗
在婚姻生活中,房产问题一直是备受关注的焦点,其中父母赠与房产是否属于夫妻共同财产更是许多人关心的问题。这不仅涉及到夫妻双方的财产权益,还可能影响到家庭关系的和谐。下面我们就来详细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一、父母赠与的房产属夫妻共同财产吗
父母赠与的房产是否属于夫妻共同财产,需要分情况来看。根据法律规定,如果是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一方父母赠与房产,且没有明确表示只赠与自己子女一方,那么该房产通常会被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例如,小张和小王是夫妻,小张的父母在他们婚后购买了一套房子并登记在小张名下,但没有任何书面或口头表示该房子只给小张一人,那么这套房子就属于小张和小王的夫妻共同财产。
但要是一方父母明确表示赠与自己子女一方,那么该房产就属于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比如,小李和小赵结婚后,小李的父母出资购买了一套房产,并且明确通过书面协议等方式表明该房产只赠与小李,房产也登记在小李一人名下,这种情况下,这套房产就只是小李的个人财产,小赵没有份额。
如果是双方父母出资购买的不动产,产权登记在一方子女名下的,该不动产可认定为双方按照各自父母的出资份额按份共有,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比如,甲和乙结婚后,甲的父母出资60%,乙的父母出资40%购买了一套房子,登记在甲名下,若没有其他约定,那么甲和乙按照6:4的比例按份共有这套房子。
二、婚后父母赠与房产怎样才不算共同财产
若想让婚后父母赠与的房产不算共同财产,有几种可行的办法。父母可以通过订立书面赠与协议,明确表示该房产只赠与自己子女一方。这份协议最好进行公证,以增强其法律效力。例如,刘先生和妻子结婚后,刘先生的父母想给刘先生买套房子,他们可以签订一份经过公证的赠与协议,写明该房子只赠与刘先生,与他的妻子无关。
在房产登记时,只登记受赠子女一方的名字。根据不动产登记的公示公信原则,登记在谁名下,一般就认定谁是产权人。比如,陈女士的父母在她婚后给她买了一套房子,在办理房产证时只登记了陈女士的名字,从法律角度看,这套房子更倾向于认定为陈女士的个人财产。
在实际操作中,资金流向也很重要。父母在出资时,最好通过银行转账等方式,保留好出资的凭证,以证明购房资金是来自自己。这样在出现纠纷时,能够更有力地证明房产的归属。
三、父母赠与房产给子女需要什么手续
父母赠与房产给子女,需要一系列手续。第一步是签订赠与合同。赠与合同是明确双方权利义务的重要文件,合同中应写明赠与人和受赠人的基本信息、赠与房产的具体情况等内容。比如,张大爷要把自己的房子赠与儿子小张,他们就需要签订一份详细的赠与合同。
一般需要对赠与合同进行公证。公证可以增强赠与合同的法律效力,避免日后出现纠纷。公证时,赠与人和受赠人都需要携带身份证、户口本、房产证等相关材料到公证处办理。
要办理房屋评估。由专业的评估机构对赠与的房产进行价值评估,确定房产的市场价值,这对于后续缴纳税费等有重要意义。之后,缴纳相关税费,包括契税、印花税等。不同地区的税费政策可能有所不同,需要按照当地规定执行。
办理房屋过户登记手续。赠与人和受赠人需要携带相关材料,如赠与合同、公证书、房产证、完税证明等,到当地的不动产登记中心办理过户手续,将房产的所有权转移到受赠人名下。
综上所述,父母赠与的房产是否属于夫妻共同财产要依据具体情况判断,婚后让父母赠与房产不算共同财产有多种方法,而父母赠与房产给子女也有一套完整的手续流程。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法律咨询具有特殊性,如有疑问建议本站在线咨询律师,获取更专业的帮助。比如,在签订赠与协议时具体条款如何拟定、过户手续办理过程中遇到问题如何解决等,都可以通过咨询律师获得更准确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