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产约定书必须是夫妻嘛
在日常生活中,财产约定的情况较为常见,很多人会疑惑财产约定书是否只能由夫妻签订。接下来我们就详细探讨一下这个问题以及与之相关的一些情况。
一、财产约定书必须是夫妻嘛
财产约定书并非必须是夫妻才能签订。虽然夫妻之间签订财产约定书是比较常见的情形,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五条规定,夫妻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这种夫妻财产约定可以明确双方在财产方面的权利和义务,避免日后可能出现的财产纠纷。
但实际上,除了夫妻之外,其他主体之间也能签订财产约定书。比如合伙人之间,在合伙经营过程中,为了明确各自的出资、利润分配、债务承担等财产方面的事项,会签订财产约定书。这有助于规范合伙关系,保障合伙人的合法权益。再如家庭成员之间,像父母与子女之间,为了处理家庭共有财产、赡养费用等问题,也可以签订财产约定书。还有朋友之间,如果涉及共同出资购买房产、车辆等财产,同样可以通过签订财产约定书来明确各自的份额和权益。
不同主体签订的财产约定书,只要是双方真实意思的表示,内容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损害国家、集体和他人的合法权益,一般都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所以,财产约定书的签订主体具有多样性,并不局限于夫妻。
二、夫妻财产约定书有哪些注意事项
夫妻签订财产约定书时,首先要确保约定的内容合法。约定的财产范围应当是夫妻双方合法拥有的财产,不能将他人的财产纳入约定范围。例如,不能将夫妻一方父母的房产约定为夫妻共有财产。而且约定的内容不能违反公序良俗和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像约定逃避债务、限制一方基本人身权利等内容是无效的。
财产约定书最好采用书面形式。书面形式能够明确约定的内容,避免日后因口头约定不清而产生纠纷。并且,为了增强约定书的证明力,双方可以选择到公证处对财产约定书进行公证。公证后的财产约定书在法律效力上具有更强的证明力,在发生纠纷时,更容易被法院采信。
夫妻在签订财产约定书时应当是平等自愿的。任何一方不得采取欺诈、胁迫等手段迫使对方签订约定书。如果存在这种情况,受胁迫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同时,财产约定书签订后,如果情况发生变化,双方也可以协商一致对约定内容进行变更或者解除,但同样要遵循合法、自愿等原则。
三、非夫妻签订财产约定书的效力如何认定
对于非夫妻签订的财产约定书,其效力认定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第一,要看签订主体是否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比如合伙人之间签订财产约定书,合伙人应当是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如果签订主体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且其签订行为未经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追认,那么该财产约定书可能是无效的。
第二,意思表示是否真实。双方签订财产约定书必须是出于真实意愿,不存在欺诈、胁迫、重大误解等情形。例如朋友之间共同出资购房签订财产约定书,如果一方故意隐瞒重要信息,使另一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签订了约定书,受欺诈方可以请求撤销该约定书。
第三,约定内容是否合法。约定书的内容不能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能损害国家、集体和他人的合法权益。比如合伙人之间约定的利润分配方式不能违反税收法律法规的规定,否则该约定可能部分或全部无效。如果财产约定书满足以上几个方面的要求,一般会被认定为有效,对签订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双方应当按照约定履行各自的义务。
综上所述,财产约定书并非只能由夫妻签订,其他主体之间也可以签订。夫妻签订财产约定书有其特殊的法律规定和注意事项,非夫妻签订财产约定书在效力认定上也有相应的规则。在实际生活中,无论是哪种主体签订财产约定书,都需要谨慎对待。如果对财产约定书的签订、效力等问题存在疑问,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法律咨询具有特殊性,如有疑问建议本站在线咨询律师,获取更专业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