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伤害有什么后果
故意伤害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它不仅会对受害者的身体和心理造成极大的伤害,也会让施害者面临一系列的后果。了解故意伤害可能带来的后果,对于每个人来说都至关重要。下面将详细为大家介绍。
一、故意伤害有什么后果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会引发多方面的严重后果。从民事层面来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实施故意伤害行为的人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受害者有权要求施害者赔偿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等。如果伤害导致受害者残疾,还需赔偿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等;若导致受害者死亡,则要赔偿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死亡补偿费等。例如,甲故意伤害乙致其腿部骨折,乙住院治疗花费了大量费用,并且因伤无法正常工作,甲就需要赔偿乙的医疗费用以及这段时间的误工损失等。
在刑事层面,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比如,丙因琐事与丁发生冲突,用刀将丁砍成重伤,丙就会面临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事处罚。而且,一旦被认定构成故意伤害罪,犯罪记录会伴随终身,对犯罪者的个人生活和职业发展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如难以从事某些特定职业、在社会交往中受到歧视等。
二、故意伤害致人轻伤的量刑标准
故意伤害致人轻伤是较为常见的一种情况。根据法律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致人轻伤的,构成故意伤害罪。在司法实践中,轻伤分为轻伤一级和轻伤二级,虽然都构成犯罪,但在量刑上会有所区别。一般来说,故意伤害致人轻伤的量刑起点是在六个月至一年六个月有期徒刑幅度内确定。如果犯罪情节一般,故意伤害致一人轻伤的,量刑可能就在这个幅度内。
具体的量刑还会考虑很多其他因素。比如犯罪嫌疑人的主观故意程度,如果是出于恶意报复而故意伤害他人致轻伤,量刑可能会相对较重;如果是因一时冲动且事后积极赔偿、取得被害人谅解等,量刑可能会从轻。同时,犯罪嫌疑人是否有自首、立功等情节也会影响量刑。若犯罪嫌疑人在案发后主动投案自首,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根据法律规定,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例如,戊与己因口角发生肢体冲突,戊将己打成轻伤一级,戊在案发后主动到公安机关投案自首,并积极赔偿己的损失,取得了己的谅解,那么在量刑时就可能会从轻处罚,可能会判处拘役或者较短的有期徒刑并适用缓刑。
三、故意伤害的赔偿范围包括哪些
故意伤害的赔偿范围较为广泛。直接的医疗费用,这包括为治疗因伤害导致的伤病所支出的挂号费、检查费、治疗费、手术费、药费等。这些费用必须是与伤害治疗直接相关的合理费用,要有相应的医疗机构出具的收款凭证、病历和诊断证明等证据支持。比如,庚被辛故意伤害致头部受伤,在医院进行了脑部CT检查、伤口缝合手术以及后续的药物治疗,这些费用都属于赔偿范围。
误工费也是重要的赔偿项目。它是指受害人因受伤不能正常工作而减少的收入。计算误工费需要考虑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误工时间根据受害人接受治疗的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确定。受害人有固定收入的,误工费按照实际减少的收入计算;受害人无固定收入的,按照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计算;受害人不能举证证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状况的,可以参照受诉法院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行业上一年度职工的平均工资计算。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等也在赔偿范围内。护理费是指受害人因生活不能自理需要他人护理而支出的费用;交通费是指受害人及其必要的陪护人员因就医或者转院治疗实际发生的费用;住宿费是指受害人确有必要到外地治疗,因客观原因不能住院,受害人本人及其陪护人员实际发生的住宿费。如果伤害导致受害人残疾,还会涉及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等;导致受害人死亡的,赔偿范围还包括丧葬费、死亡赔偿金等。
综上所述,故意伤害会带来民事赔偿和刑事处罚等多方面的严重后果。故意伤害致人轻伤有明确的量刑标准,而故意伤害的赔偿范围也较为广泛。大家在生活中应尽量避免冲动行事,以免给自己和他人带来不可挽回的伤害。如果遇到与故意伤害相关的法律问题,如对赔偿金额有争议、对量刑有疑问等,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法律咨询具有特殊性,如有疑问建议本站在线咨询律师,获取更专业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