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效婚姻阻却是什么意思
在婚姻法律领域,有许多专业术语值得我们去深入了解,无效婚姻阻却就是其中之一。它对于正确理解婚姻的效力以及处理相关法律问题有着重要意义。接下来,我们将详细探讨无效婚姻阻却的含义以及与之相关的一些法律知识。
一、无效婚姻阻却是什么意思
无效婚姻阻却是指原本符合无效婚姻情形的婚姻关系,因特定时间或条件的经过、变化,而不再被认定为无效婚姻。根据我国《民法典》规定,存在重婚、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未到法定婚龄等情形的婚姻无效。随着时间推移或情况改变,这些导致婚姻无效的事由可能会消失。
例如,未到法定婚龄结婚,这在结婚时是符合婚姻无效情形的。但当双方都达到法定婚龄后,这种无效的事由就消失了,此时该婚姻不再被认定为无效婚姻。这体现了法律对于婚姻关系的一种动态考量,并非绝对地将存在瑕疵的婚姻一棍子打死。这种规定也是为了维护婚姻关系的稳定性和既成事实。如果在婚姻存在瑕疵时就一概认定无效,可能会对当事人的生活、财产关系以及社会秩序等方面造成较大的冲击。而且,从婚姻的本质来看,当导致无效的事由消失后,双方的婚姻可能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稳定性和情感基础,继续认定无效可能不符合当事人的意愿和社会公共利益。所以,无效婚姻阻却制度是法律在维护婚姻制度严肃性和保障当事人权益、社会稳定之间寻求的一种平衡。
二、无效婚姻阻却的法律后果有哪些
无效婚姻阻却会带来一系列法律后果。首先在身份关系方面,原本可能被认定为无效的婚姻,因为阻却事由的出现而具有了合法婚姻的效力。夫妻双方相互享有配偶身份,拥有相互继承遗产的权利,在一方死亡时,另一方可以作为法定继承人参与遗产分配。同时,双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也互负扶养义务,当一方生活困难时,另一方有给予帮助的责任。
在财产关系上,原本因婚姻无效可能按同居关系处理财产的情况,会转变为按照夫妻共同财产制度处理。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一般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在离婚时需要进行合理分割。在子女权益方面,子女的法律地位也会更加明确。他们被视为婚生子女,享有与其他婚生子女同等的权利,包括受抚养、教育、继承等权利。从社会层面来看,无效婚姻阻却有助于维护家庭和社会的稳定。稳定的婚姻关系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减少了因婚姻无效认定可能带来的家庭破裂、财产纠纷等问题,有利于社会秩序的正常运行。而且,这也体现了法律对婚姻关系的尊重和对当事人权益的保护,使婚姻制度更加人性化和合理化。
三、如何判断无效婚姻阻却是否成立
判断无效婚姻阻却是否成立,关键在于确定导致婚姻无效的事由是否已经消失。首先要明确婚姻无效的法定情形,即重婚、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未到法定婚龄。对于重婚情形,如果在后的婚姻缔结时,前一段婚姻已经合法解除,那么导致婚姻无效的事由就消失了,此时可以认定无效婚姻阻却成立。
对于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一般来说,这种亲属关系是基于血缘等客观事实,通常不会因时间等因素而改变,所以这种情形下一般不存在无效婚姻阻却。而对于未到法定婚龄的情况,判断相对较为直观。只要双方都达到了法定婚龄,就可以认定无效婚姻阻却成立。在实际操作中,需要通过相关证据来证明导致婚姻无效的事由已经消失。例如,要证明双方达到法定婚龄,需要提供身份证等有效证件。同时,法院在审理涉及无效婚姻阻却的案件时,会严格审查相关证据和事实,依据法律规定作出准确的判断。这要求当事人在遇到此类问题时,要积极收集和提供真实有效的证据,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综上所述,无效婚姻阻却是婚姻法律中的一个重要制度,它涉及到婚姻效力的动态变化、法律后果以及判断标准等多个方面。了解无效婚姻阻却的含义、法律后果以及判断方法,对于当事人正确处理婚姻关系、维护自身权益具有重要意义。在实际生活中,还可能会遇到无效婚姻阻却与其他法律规定的衔接、不同情况下的具体适用等问题。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法律咨询具有特殊性,如有疑问建议本站在线咨询律师,获取更专业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