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故意伤害判得轻些
故意伤害罪在司法实践中是较为常见的犯罪类型,很多人可能会关心在涉及故意伤害的情况下,怎样能让判决轻一些。下面将为大家详细介绍相关内容。
一、怎么故意伤害判得轻些
要想在故意伤害案件中获得较轻的判决,有多个方面可以努力。首先是自首,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根据法律规定,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例如,小明在故意伤害他人后,主动到公安机关投案,并详细交代了自己伤人的全过程,这种情况下,法院在量刑时会考虑其自首情节,有可能从轻处罚。
立功也是一个重要因素。揭发他人犯罪行为,查证属实的,或者提供重要线索,从而得以侦破其他案件等立功表现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比如,小红在故意伤害案件中,向警方提供了另一起重大盗窃案件的关键线索,协助警方破获了该案件,那么在她的故意伤害案量刑时,立功情节会对判决产生积极影响。
积极赔偿受害人损失,取得受害人谅解也至关重要。当加害人积极赔偿受害人的医疗费、误工费、营养费等各项损失,并真诚向受害人道歉,获得受害人的谅解书时,法院通常会认为加害人有悔罪表现,在量刑时予以考虑。例如,小李故意伤害小张后,主动承担了小张的全部医疗费用,并额外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小张出具了谅解书,法院在审理时会综合考虑这些情况,可能会从轻判决。
此外,犯罪情节的轻重也会影响判决。如果伤害行为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例如,双方在争执过程中,一方只是轻轻推搡了另一方,造成的伤害非常轻微,这种情况下可能不会被认定为故意伤害罪。
二、故意伤害判轻有哪些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七条规定了自首制度,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这为有自首情节的故意伤害犯罪嫌疑人从轻判决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
第六十八条规定了立功制度,犯罪分子有揭发他人犯罪行为,查证属实的,或者提供重要线索,从而得以侦破其他案件等立功表现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这一规定鼓励犯罪分子积极配合司法机关打击犯罪,同时也为他们自己争取从轻处罚的机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中也明确指出,对于积极赔偿被害人经济损失并取得谅解的,综合考虑犯罪性质、赔偿数额、赔偿能力以及认罪、悔罪程度等情况,可以减少基准刑的40%以下;积极赔偿但没有取得谅解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30%以下;尽管没有赔偿,但取得谅解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20%以下。这些规定为司法实践中法官在量刑时提供了具体的操作标准。
三、故意伤害判轻的案例有哪些
在司法实践中有很多故意伤害判轻的案例。比如在某起案件中,小王和小张因琐事发生争吵,小王一时冲动将小张打伤。事后,小王非常后悔,立即将小张送往医院治疗,并支付了全部医疗费用。在治疗期间,小王还多次到医院看望小张,诚恳地向他道歉。小张被小王的诚意打动,出具了谅解书。
同时,小王在案发后主动到公安机关投案自首,如实供述了自己的犯罪事实。在案件侦查过程中,小王还向警方提供了一起非法传销案件的线索,协助警方破获了该案件,有立功表现。法院在审理此案时,综合考虑了小王的自首、立功、积极赔偿并取得谅解等情节,最终对小王从轻判决,判处其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
还有一起案例,小李和小赵在酒吧喝酒时发生冲突,小李将小赵打伤。小李在家人的劝说下,主动联系小赵及其家属,积极协商赔偿事宜。小李的家属筹集资金赔偿了小赵的各项损失,小赵出具了谅解书。在庭审过程中,小李当庭认罪悔罪,表现出了较好的悔罪态度。法院根据这些情况,结合案件的具体情节,对小李从轻处罚,判处拘役三个月。
综上所述,在故意伤害案件中,自首、立功、积极赔偿取得谅解等行为都可能让判决轻一些。但具体的量刑还需要根据案件的实际情况来确定。相关问题如:自首的认定标准是什么?取得谅解书后一定能从轻判决吗?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法律咨询具有特殊性,如有疑问建议本站在线咨询律师,获取更专业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