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才能称为夫妻共同财产
夫妻共同财产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它涉及到夫妻双方在财产方面的权益。了解什么才能称为夫妻共同财产,对于维护夫妻双方的合法权益至关重要。接下来,我们将详细探讨这个问题。
一、什么才能称为夫妻共同财产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一般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是指从结婚登记开始到离婚或一方死亡为止的这段时间。
工资、奖金、劳务报酬属于夫妻共同财产。这包括夫妻双方在工作中获得的各种收入,无论是按月发放的工资,还是年终奖金,亦或是通过兼职等劳务活动取得的报酬。例如,丈夫在一家企业工作,每月领取的工资,以及年底获得的绩效奖金,都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生产、经营、投资的收益也属于夫妻共同财产。比如夫妻共同经营一家店铺,店铺的盈利就属于夫妻共同财产;或者夫妻一方用家庭资金进行股票投资,所获得的收益同样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知识产权的收益也是夫妻共同财产。如果夫妻一方在婚姻期间创作了一部作品,获得了稿费等知识产权收益,这笔收益是夫妻共同拥有的。
继承或者受赠的财产,但是遗嘱或者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一方的财产除外。例如,夫妻一方的父母去世后,没有明确遗嘱表明遗产只归该方所有,那么所继承的遗产就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也被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这是一个兜底条款,具体由法院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判断。
二、夫妻共同财产在离婚时如何分割
当夫妻关系走到尽头,面临离婚时,夫妻共同财产的分割是一个关键问题。夫妻双方可以自行协商分割共同财产。这种协商方式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夫妻双方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和实际情况达成财产分割协议。例如,夫妻双方可以约定将房产归一方所有,另一方获得相应的经济补偿;或者对存款、车辆等财产进行合理分配。
如果夫妻双方无法协商一致,那么就需要向法院提起诉讼,由法院进行判决。法院在判决时,会遵循一定的原则。一是照顾子女和女方权益的原则。如果夫妻有子女,法院会考虑子女的生活需求和成长环境,在财产分割上适当倾向于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以保障子女的生活质量。同时,由于在婚姻生活中女方可能在家庭事务、生育等方面付出更多,法院也会适当照顾女方的权益。
二是公平原则。法院会根据夫妻双方的实际情况,如双方的经济状况、对家庭的贡献等,公平地分割夫妻共同财产。例如,如果一方在婚姻期间对家庭的经济贡献较大,另一方主要负责照顾家庭和子女,法院会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做出合理的判决。
对于一些特殊的财产,如夫妻共同经营的企业,法院可能会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处理。如果企业具有一定的发展前景,可能会判决一方获得企业的经营权,另一方获得相应的股权价值补偿。
三、如何保护夫妻共同财产不被一方私自转移
有时会出现一方为了自身利益私自转移夫妻共同财产的情况。为了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需要采取一些措施。要增强财产保护意识,了解家庭的财产状况。夫妻双方应该对家庭的存款、房产、车辆等重要财产有清晰的了解,知道这些财产的具体情况,如房产的位置、存款的账户信息等。
对于一些重要的财产凭证,如房产证、车辆行驶证、银行存单等,要妥善保管。可以将这些凭证放在安全的地方,避免一方私自拿走进行财产转移。同时,要关注家庭财产的动态,定期查看银行账户的收支情况,了解家庭资产的变化。
如果发现一方有私自转移财产的迹象,要及时采取措施。可以通过拍照、复印等方式收集相关证据,如银行转账记录、财产交易合同等。这些证据在日后可能会起到关键作用。
如果情况紧急,可以向法院申请财产保全。财产保全是指法院根据当事人的申请,对被申请人的财产采取查封、扣押、冻结等措施,防止财产被转移或隐匿。例如,如果发现一方准备将夫妻共有的房产出售,另一方可以及时向法院申请对该房产进行财产保全,阻止房产的过户交易。
总之,了解夫妻共同财产的相关知识对于维护夫妻双方的合法权益至关重要。无论是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还是面临离婚等情况,都需要清楚夫妻共同财产的范围、分割方式以及保护方法。例如,在婚姻中遇到一方隐瞒财产、私自转移财产等问题,或者在离婚财产分割时对法院判决不服等情况,都可能让人感到困惑。如果您在这些方面有疑问,建议本站在线咨询律师,获取更专业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