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伤属于故意伤害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行为时有发生,了解什么样的伤属于故意伤害范畴,对于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以及明晰法律责任至关重要。下面将为大家详细解答相关问题。
一、什么伤属于故意伤害
要明确什么样的伤属于故意伤害,首先需理解故意伤害的定义。故意伤害是指故意非法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从伤情角度来看,根据《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分为轻微伤、轻伤和重伤。轻微伤一般是指各种致伤因素所致的原发性损伤,造成组织器官结构轻微损害或者轻微功能障碍。例如,身体表面的擦伤、小面积的淤青等。虽然轻微伤程度相对较轻,但实施伤害行为的人仍可能面临治安管理处罚。
轻伤是指使人肢体或者容貌损害,听觉、视觉或者其他器官功能部分障碍或者其他对于人身健康有中度伤害的损伤,包括轻伤一级和轻伤二级。像鼻骨粉碎性骨折、牙齿脱落或者牙折2枚以上等都可能被鉴定为轻伤。一旦构成轻伤,加害方可能要承担刑事责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致人轻伤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重伤则是指机体完整性遭到严重破坏或功能严重障碍。如致人容貌毁损、丧失听觉、视觉等。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判断是否属于故意伤害造成的伤,不仅要看伤情,还需考虑行为人的主观故意,即其是否是故意实施伤害行为。如果是过失导致他人受伤,一般不构成故意伤害罪,但可能需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二、故意伤害轻微伤的赔偿标准
当伤害行为仅造成轻微伤时,虽然加害方一般不承担刑事责任,但仍需对受害人进行民事赔偿。赔偿项目主要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等。医疗费根据医疗机构出具的医药费、住院费等收款凭证,结合病历和诊断证明等相关证据确定。赔偿义务人对治疗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有异议的,应当承担相应的举证责任。
误工费根据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误工时间根据受害人接受治疗的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确定。受害人有固定收入的,误工费按照实际减少的收入计算。受害人无固定收入的,按照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计算;受害人不能举证证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状况的,可以参照受诉法院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行业上一年度职工的平均工资计算。
护理费根据护理人员的收入状况和护理人数、护理期限确定。护理人员有收入的,参照误工费的规定计算;护理人员没有收入或者雇佣护工的,参照当地护工从事同等级别护理的劳务报酬标准计算。护理人员原则上为一人,但医疗机构或者鉴定机构有明确意见的,可以参照确定护理人员人数。交通费根据受害人及其必要的陪护人员因就医或者转院治疗实际发生的费用计算。交通费应当以正式票据为凭;有关凭据应当与就医地点、时间、人数、次数相符合。住宿费和住院伙食补助费可以参照当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住宿补助标准和出差伙食补助标准予以确定。必要的营养费根据受害人伤残情况参照医疗机构的意见确定。
三、故意伤害罪的认定条件
认定故意伤害罪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主体方面,故意伤害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并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故意伤害罪,其中,已满14周岁未满16周岁的自然人有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行为的,应当负刑事责任;致人轻伤的,则须已满16周岁才能构成故意伤害罪。
主观方面,行为人必须具有故意,即明知自己的行为会造成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结果,而希望或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如果行为人主观上没有伤害他人的故意,而是出于过失导致他人受伤,则不构成故意伤害罪,可能构成过失致人重伤罪或其他相关罪名。
客体方面,故意伤害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身体健康权,所谓身体权是指自然人以保持其肢体、器官和其他组织的完整性为内容的人格权。需注意的是,故意伤害自己的身体,一般不认为是犯罪。只有当自伤行为是为了损害社会利益而触犯有关刑法规范时,才构成犯罪。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了非法损害他人身体的行为。这种行为的方式既可以表现为积极的作为,如拳打脚、用刀砍等;也可以表现为消极的不作为,但这种不作为必须以行为人负有特定的义务为前提。例如,医生有救助病人的义务,如果医生故意不履行救助义务导致病人身体受到伤害,可能构成故意伤害罪。同时,伤害行为必须是非法的,如果是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等合法行为造成他人身体伤害,则不构成故意伤害罪。
综上所述,了解什么伤属于故意伤害、故意伤害轻微伤的赔偿标准以及故意伤害罪的认定条件等内容,对于我们在面对伤害事件时正确维护自身权益和明晰法律责任具有重要意义。在生活中,可能还会遇到故意伤害的证据收集困难、不同伤情鉴定结果有争议等问题。如果大家在这些方面存在疑问,建议本站在线咨询律师,获取更专业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