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婚时财产约定怎么写
复婚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少见,而复婚时财产约定的书写至关重要,它关系到夫妻双方在复婚后的财产权益和婚姻生活的稳定。一份清晰合理的财产约定能避免许多潜在的财产纠纷。接下来,我们就详细探讨复婚时财产约定该怎么写。
一、复婚时财产约定怎么写
撰写复婚财产约定,首先要明确双方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身份证号、住址等。这是确保约定主体准确无误的基础。需在开头部分表明双方是在自愿、平等、协商一致的基础上订立该财产约定,以体现约定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对于财产的归属约定要详细且明确。对于婚前财产,要分别列出各自在复婚前拥有的财产清单,如房产需写明坐落位置、房产证号;车辆要写明品牌、车牌号等,明确这些财产仍归各自所有,不因为复婚而转化为夫妻共同财产。婚后财产的约定也同样重要,要说明婚后取得的财产是归双方共同共有,还是部分共同共有、部分各自所有。例如,双方可以约定工资收入、投资收益等归共同所有,而一方因继承或赠与所得的财产归其个人所有。
债务问题也不能忽视。要明确复婚前各自所负的债务由各自承担,复婚后产生的债务如何承担也要作出约定。如果是为家庭共同生活所负的债务,可约定由双方共同承担;如果是一方以个人名义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由负债方自行承担。
同时,还可以在约定中加入财产的管理、使用、处分等方面的内容。比如,对于共同共有的房产,双方如何使用和维护;对于一方个人财产,另一方是否有一定的使用权限等。双方要在约定书上签字并注明日期。
二、复婚财产约定需要公证吗
复婚财产约定并非必须公证,但公证能增强约定的法律效力和证明力。公证是由国家公证机构对约定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证明的活动。
不进行公证,财产约定在双方自愿签订且不违反法律法规的情况下也是有效的。只要约定是双方真实意思的表示,内容不损害国家、集体和他人的合法权益,就对双方具有约束力。在实际生活中,可能会出现一方否认约定真实性的情况,此时没有经过公证的约定在举证和证明力上可能会相对薄弱。
进行公证的好处显著。公证机构会对约定的内容进行严格审查,确保其符合法律规定。在审查过程中,公证员会对双方进行询问,进一步明确双方的真实意愿,避免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经过公证的财产约定,在发生纠纷时,法院一般会直接采信,减少了当事人的举证负担。而且,公证文书具有较高的公信力,在涉及房产过户、银行贷款等事务时,经过公证的财产约定可能会更容易被相关部门认可和接受。
不过,公证也需要一定的费用和时间成本。双方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和实际需求来决定是否对复婚财产约定进行公证。如果财产情况较为复杂、涉及的价值较大,或者双方希望增强约定的证明力,那么公证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三、复婚财产约定可以反悔吗
复婚财产约定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反悔的。如果双方在签订财产约定后,都同意对约定进行变更或撤销,那么可以通过协商一致的方式重新订立新的财产约定。这体现了当事人意思自治的原则,只要双方达成新的合意,就可以对原约定进行修改。
但如果一方单方面反悔,情况就较为复杂。如果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受损害方可以向法院请求撤销该财产约定。例如,一方以威胁对方生命安全等方式迫使对方签订财产约定,这种情况下受胁迫方有权在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向法院提起撤销之诉。
若不存在法定的可撤销情形,且约定是双方真实意思的表示,那么该约定对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一方反悔法院一般不会支持。比如,双方在签订约定时是完全自愿的,对约定内容也有清晰的认识,之后一方因为财产价值发生变化等原因而反悔,法院通常会维护约定的效力。
如果财产约定涉及到赠与条款,赠与人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可以撤销赠与,但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或者依法不得撤销的具有救灾、扶贫、助残等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除外。所以,在考虑是否反悔以及如何处理财产约定时,要综合多方面因素,并依据法律规定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综上所述,复婚时财产约定的书写要全面、详细、明确,同时要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是否公证以及了解反悔的相关规定。在实际操作中,可能还会遇到财产约定的变更程序、约定与法定财产制的冲突等问题。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法律咨询具有特殊性,如有疑问建议本站在线咨询律师,获取更专业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