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骨折会怎么样赔偿
赔偿标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工伤保险条例》的相关规定,工伤骨折的赔偿标准包括医疗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工伤津贴和伤残赔偿金等。医疗费包括因工伤骨折所需的治疗费用,住院伙食补助费是指因工伤住院期间的生活补助费,工伤津贴是指因工伤骨折导致的暂时丧失劳动能力期间的经济补偿,伤残赔偿金是指因工伤骨折导致的残疾程度造成的经济补偿。
医疗费
工伤骨折的医疗费由用人单位或者工伤保险基金承担,包括住院治疗费、手术费、康复治疗费等。受伤员工可以选择定点医疗机构进行治疗,医疗费用由定点医疗机构直接结算。
伙食补助费
工伤骨折导致住院治疗的员工可以获得伙食补助费,按照规定标准发放。伙食补助费的发放标准由当地政府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一般为每天一定金额的补助。
工伤津贴
工伤骨折导致员工暂时丧失劳动能力的期间,可以获得工伤津贴。工伤津贴的发放标准为受伤员工上年度月平均工资的60%,最低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工伤津贴的发放期限根据医疗期确定,医疗期内发放医疗期工伤津贴,医疗期结束后发放康复期工伤津贴。
伤残赔偿金
如果工伤骨折导致员工残疾,根据残疾程度确定伤残赔偿金的发放标准。残疾程度由劳动能力鉴定机构进行评定,评定结果作为伤残赔偿金发放的依据。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伤残赔偿金的发放标准为受伤员工上年度月平均工资的60%至100%不等。
维权途径
如果受伤员工对工伤骨折的赔偿标准有异议,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进行维权:首先可以向用人单位提出书面申请,要求重新核定赔偿标准;如果用人单位不予理睬,受伤员工可以向劳动保障部门投诉,要求进行调解;如果调解无果,受伤员工可以向劳动仲裁机构申请仲裁,最终可以通过法院起诉解决。
工伤骨折的赔偿标准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工伤保险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受伤员工应当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争取应有的赔偿。用人单位也应当依法履行赔偿义务,保障受伤员工的合法权益。